1、明天啟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寧遠(今遼寧興城)軍民擊敗后金軍進攻的城邑守衛戰。2、史稱寧遠大
1、明天啟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寧遠(今遼寧興城)軍民擊敗后金軍進攻的城邑守衛戰。
2、史稱寧遠大捷。
3、 天啟元年春,努爾哈赤率后金軍攻占沈陽、遼陽。
(資料圖)
4、二年,又連克廣寧(今遼寧北鎮)、義州(今遼寧義縣)等 40余座城堡,并企圖奪占遼西和山海關。
5、明廷面對后金的凌厲攻勢,束手無策。
6、遼東經略王在晉主張守山海關,以衛京師(今北京)。
7、而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則認 為:若保關內,必守關外;若保關外,必守寧遠。
8、他的主張,得到前往山海關視察的明朝兵部尚書孫承宗的支持。
9、不久,明廷任用孫承宗取代王在晉。
10、三年九月,孫 承宗命袁崇煥與副總兵滿桂領兵萬余駐防寧遠。
11、袁崇煥抓緊筑城,使寧遠成為關外軍事重鎮。
12、五年夏,孫承宗采納袁崇煥的建議,派兵據守錦州、右屯及大凌河堡等 地,修繕城廓,使寧遠有了屏障。
13、十月,明廷派閹黨集團的高第取代孫承宗。
14、高第怯弱無能,認為關外必不可守,命令關外各城守軍拆除防御設施,退入關內。
15、袁崇 煥申明利害,堅守不撤,誓與寧遠共存亡。
16、 努爾哈赤乘明軍易帥和匆忙撤軍之機,于六年正月初,率軍約6萬西渡遼河,直趨寧遠。
17、袁崇 煥決定采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軍民共同守城。
18、他在將士面前刺血為書,以表守城決心,并派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分守各城門。
19、在城上配置西洋 大炮11門,在城內查緝□細,同時通告鄰近各地,凡見到從寧遠逃跑的將士立即斬首,很快穩定了軍心和民心。
20、二十三日,后金軍包圍寧遠,勸降遭到拒絕。
21、次 日,后金軍攻城,寧遠軍民依托堅城,浴血奮戰。
22、袁崇煥負傷,仍堅持指揮戰斗,發射西洋大炮,給后金軍以重大殺傷。
23、后金軍以盾牌和板車掩護,鑿挖城墻,被守 城軍民用火團燒走。
24、在寧遠處于危急時刻,遼東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麒卻擁兵山海關不救。
25、二十五日,后金軍繼續攻城,又遭到守城軍民英勇抗擊。
26、精于騎射的八旗 兵,在深溝高壘面前,矢石炮火之下,難以發揮特長,傷亡甚眾,被迫撤軍。
27、努爾哈赤因此役失敗,抑郁疽發,于八月十一逝世。
28、 此戰,明軍殺傷后金軍1.7萬人,挫敗了努爾哈赤奪占遼西和山海關的企圖,是明朝對后金作戰的一次重大勝利。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