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起我就學制茶工作,這些年制茶工藝不斷優化?,F在不僅有省內客源,許多外地人也愛上了漢中茶,茶
(資料圖片)
“從1998年起我就學制茶工作,這些年制茶工藝不斷優化?,F在不僅有省內客源,許多外地人也愛上了漢中茶,茶葉制作量逐年上漲?!眮碜躁兾魇h中市勉縣阜川鎮的瞿發兵邊手工炒茶邊向中新網記者說道。
記者在阜川鎮的茶園內看到,茶芽翠綠飽滿,層層疊疊的茶樹壟順著山勢延伸。據了解,漢中是中國江北茶區北緣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和漢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近年來,阜川鎮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和傳統產業優勢,整合政策、資源、技術等要素,探索“茶產業+”的發展新路子,推動茶產業向標準化、規?;?、品牌化方向發展,引進培育一批優質茶葉生產企業,構建“特色農業+茶鄉旅居+油菜花?!钡霓r旅融合產業體系。
“未來將引進‘智慧農業’數字系統,從茶園管理到茶葉加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將加強茶旅融合建設,開發觀光休閑茶旅等項目,提升茶產業生態效益?!备反ㄦ傄徊杵筘撠熑唆敪偙硎?,公司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外地茶商的對接,使來自阜川鎮的茶葉銷往北京、上海、江蘇等地。
目前,阜川鎮共有高山茶園7.4萬畝,是漢中市茶園面積最大的鄉鎮,也是漢中市茶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漢中市持續研發茶類新品、創新加工工藝、強化產銷對接,促進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帶動茶產業提質增效和茶農增收,推廣“茶葉生產+體驗+旅游觀光”模式,認定生態茶園58個,打造茶鄉精品旅游路線11條,建成茶旅融合示范點20余個。截至2022年底,漢中市茶園總面積達132.4萬畝,茶葉總產量達6.4萬噸,綜合產值370億元,茶園面積、產量、產值穩居陜西省第一。
如何讓漢中茶葉飄香、飄遠?漢中市的答案是主動出擊,全力破局。勉縣以國鐵集團對口幫扶為契機,與福建茶企合作拓展銷路,目前已生產銷售漢中炒青、漢中紅茶等茶產品125噸、銷售額達1500萬元;西鄉縣茶業公司與外貿茶企合作,2022年自營出口外貿茶已超500噸,通過第三方公司間接出口達5000噸。
聚焦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率低的問題,該市引進福建紅茶工藝,研發出花果香型漢中紅茶新品,與中茶所聯合研制“漢中蜜黃”,量產后夏秋茶利用率提高20%以上,形成以綠、紅為主,白、黑、黃為輔的“五色漢茶、五茶共舞”發展格局;茶糕點、茶含片等產品涌現,綠茶掛面、超微茶粉生產線也投入生產。該市累計創新研發茶葉新產品、茶葉衍生品30多個,新增產值6.5億元。
據悉,“漢中仙毫”公用品牌價值已達38.7億元。漢中市開拓國內外市場,“漢中仙毫”專賣店覆蓋國內13個省28個大中城市,同時,該市年出口外貿茶5560噸,遠銷東南亞、中亞、東歐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乘著互聯網的“東風”,該市探索“互聯網+茶”新模式,推進茶葉大數據項目建設,打造數字化營銷新模式。該市90余家茶企建立網上銷售平臺,50余家開展直播售賣,網上年銷售額達3.5億元。
秦巴山區,綠葉生“金”,漢中市百萬畝春茶已陸續開采,漢中官方表示,該市將堅持把茶產業作為特色產業發展,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文章”,持續推進全產業鏈建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