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
(資料圖)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嚴賦憬)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截至2019年,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57.37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168.78萬平方公里,與2014年相比分別凈減少37880平方公里、33352平方公里。
這是記者30日從國家林草局召開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暨荒漠化石漠化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穩步減輕。截至2019年,我國重度荒漠化土地和極重度荒漠化土地與2014年相比分別減少19297平方公里、32587平方公里。
同時,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沙區植被狀況持續向好。2019年沙化土地平均植被蓋度為20.22%,較2014年上升1.90個百分點。植被蓋度大于40%的沙化土地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5年間累計增加791.45萬公頃,與上個調查期相比增加了27.84%。
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孫國吉介紹,2019年,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了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調查工作。本次調查以國土“三調”為底版,直接參與的技術人員達5100余人,監測結果是多部門、多學科共同合作的結果。
巖溶地區第四次石漠化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石漠化土地面積為722.32萬公頃,占巖溶面積的14.92%。石漠化擴展趨勢得到全面遏制,我國石漠化狀況呈現出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
這是記者30日從國家林草局召開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暨荒漠化石漠化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石漠化土地面積持續縮減。與2016年相比,5年間石漠化土地凈減少333.08萬公頃,年均減少66.62萬公頃,年均縮減率為7.72%,明顯高于上個調查期間的減少面積(193.22萬公頃),實現了自2005年以來連續3個調查期石漠化土地面積持續縮減,且縮減幅度提高。
調查結果表明,林草植被狀況持續向好,石漠化地區植被綜合蓋度達65.4%,較2016年提高4.0個百分點。特別是喬木型植被面積2133.60萬公頃,占巖溶土地面積的47.20%,較2016年提高5.8個百分點。
根據調查結果,我國石漠化發生率持續下降,石漠化發生率為14.91%,較2016年下降7.36個百分點。巖溶生態系統功能增強,改善型面積為458.59萬公頃,占10.16%;退化型面積為37.96萬公頃,占0.84%。改善型面積是退化型面積的12.08倍。